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温长秋)近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4、5号楼广场成了热闹的集市,摊位上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吸引了不少同学围观。这正是温州大学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小温商大天下”校园创业集市。
记者在现场看到,校园创业集市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家乡特产、DIY饰品、潮流服饰、个人收藏品等。作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商科类的综合实训项目,从策划设计、进货、广告促销、现场交易等均由学生自行分工承担,在实战中提高了每个学生经营管理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仿真版大学生创业集市有点潮
摊位上摆满了服装、食品、电子产品、饰品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售卖的商品多半是学生们自己联系的货源,也有自制的各种新奇物品,大学生“商贩”们更是绞尽脑汁地招揽顾客。大赛开始前,不少电子广告就出现在校园的微博、QQ、朋友圈等各种网络上。
校园创业集市已经成为了温大瓯江学院传统节日,是经管分院学生的“必修课程”。据了解,今年的创业集市有80余个摊位,被分为三个区:创意集市主要售卖各类DIY商品、创意物品,例如手绘明信片等,把学生的创意变成生意;闲鱼集市将同学各种闲置交易商品集中,并于同学进行物物交换,抑或通过二手物品交易网站进行交换。
尽管每个摊位仅仅有两米左右,但迷你摊位可以让学生们以低成本、低风险的投入,在“微创业”中提前体验创业的过程。迷你摊位同时降低了准入的门槛,让没有足够资本的大学生们也能小试牛刀,尝尝“微创业”的鲜。
据瓯江学院经管分院老师介绍,每届“小温商大天下”创业集市都有一部分同学因经营不善而赔了本钱,但即使有亏本的先例,每年大赛的报名仍然火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四学生小陈已经连续四届经历创业集市了,她说:“创业集市让我明白了做生意的难处,连续四届参与,让我练摊的水平得到改进,从原来的亏损到现在的盈利颇丰。在创业集市里,我们体验的是准备和投入的过程,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同同说,国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温大瓯江学院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先行者,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创业集市’,也是基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萌芽,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创新机制,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据了解,该校校园创业集市至今已经走过七个年头,参与人次初步估计达80000人。
公益创业、公益基金项目受学生追捧
此次校园创业集市将“公益创业”纳入集市最重要的内容,不仅将今天作为“公益创业日”,设立公益基金,定点资助老人义工服务,还请来“洋雷锋”伊凡作为公益创业的代言人。
此次校园创业集市,包括阳光365党员巴士、大学生第一村、6090公益创业社等9个公益创业学生组织参与。公益创业组织有助农售卖农产品,包括番薯干、山楂以及民间手工业者的纯手工工艺品和草编物品。这些农产品、民间手工艺主要来自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手工艺者和农村老人。
由于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由于价廉物美,吸引大量师生前来购买,表达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助力公益创业热情十分高涨。此外,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外国留学生,他们对草编工艺品等爱不释手,纷纷自拍留念、购买。
据悉,所有经营者都需缴纳营业额10%的税款,而这10%的税款作为慈善的捐款额,作为“爱心基金”。另外,还将通过1元众筹、1元抽奖、自由捐助等活动所募的资金投入到“爱心基金”,积极投入到老人公益创业项目中。
相关链接:
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610/t20161031_1463417.shtml#usercon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