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双十一,你买买买了吗?
眼下,网上除了日常的国内商品销售,跨境电商带来的全球购形式正成为潮流。
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的一群大学生创客们看中了这一商机,在“双十一”这天进行“洋货”大促销,仅十几个小时销售额就达到百余万元。
90后学生卖起二手奢侈品
“双十一”营业额达百来万
截至今天(11日)下午2点,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邹炯所在的电商团队,销售额已经突破了百万。“太开心了!大家都在买买买,接下来我们得忙忙忙了”,邹炯说。
从2014年开始,邹炯与他的团队就在阿里巴巴等平台上出售包、表、围巾等二手奢侈品,如今每个月的销量都能达到2万美元。
“一开始也没想到做电商,只是自己对奢侈品有兴趣。”邹炯说,因为自己学生的身份,能创业的资金有限,而二手奢侈品保值,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将自己的兴趣化为赚钱的途径,何乐而不为?另外,境外购物与我的专业能很好的结合,还可提高自己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积攒自己的生活费作为启动资金,邹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今年,邹炯参与到“双十一”大战中,为这一天,他更是备下百万货物。“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主要是从英国购进的围巾、包和表。这样的全民狂欢日,我们也想从中分一杯羹。”邹炯说,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他在大学城附近还租了一间近30平米的房间作为库房,这几天库房里堆满了货物,所幸生意不错,现在基本上都可以出清了。
越来越多的学生团队
欲从“双十一”中获得分红
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像邹炯这样的学生团队不止一个,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变了身份,从购买者到“店小二”,最终成为卖家。在“双十一”全民狂欢日,不少学生赚得盆满钵满。
与邹炯找外贸公司获得货物渠道的模式不同,1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连蒙与陈文杰团队通过与国外的朋友、同学联系,请他们当自己的买手,进而从事日本、韩国商品代购兼二手奢侈品售卖。这几天,两人忙得连轴转,又是做促销,又是清点仓库,为备战“双十一”,囤了近六十万元的货物。截止到双十一下午两点,他们的销售额已达50万元。
其实,这两个团队的发展之路非常相似,大二开始组建,大三时生意相对成熟稳定,如今两个团队一个月 均可实现纯利润五六万元不止。今年,邹炯家里装修,他还拿出了自己赚得的60万元,自己还买了辆百来万的新车。
同样的还有他们的同班同学余嘉晟,从今年3月开始,他也加入到售卖日韩日用品、护肤品、服装的“全球购”队伍。今年“双十一”,这个“新手团队”备的五十余万元货物,现在也已经卖出三分之二。
打造电商创业服务
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赢
现在,陆陆续续有不少90后加入到电商创业中去,这和学校教育培养分不开。
目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计划打造电商创业服务,引导企业提供产品,与学生合伙组建电商运营团队、孵化创业项目。在学校的培育下,现已分别孵化了“小温商服务公司”的10余个创业公司、工作室。
“我们学校一直很注重创新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同同说,学校目前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跨境电商的试水,另一方面也鼓励大学生团队与企业合作组建电商运营团队。学生通过国内电商、跨境电商,能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赢,即学生得到了锻炼,学校实践了专业,合作企业得到了人才。
相关链接:
浙江新闻:
http://zj.zjol.com.cn/news?id=48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