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学院

溫州理工学院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温州商报:团市委青创馆青年创业硕果累累

更新时间:2019-11-18   浏览量:

在废珍珠上雕刻、裸眼看3D、智能现碾鲜米机……今年首次参展的团市委青创馆集中了一批青年创业项目,受到市民的热捧和青睐。团市委青创馆有11个参展项目,青年人创业、传统产业赋能升级、具有核心技术的成长性项目,是今年青创馆的三大特色,这些项目基本是通过“创青春”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这一平台脱颖而出的。在创博会上,他们以不同角度展现青年创业的成果。

青年精英领衔创业 彰显青春活力

团市委青创馆内的一些参展项目都由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科技人才、大学生创业精英领衔,80后和90后是他们的主流群体,彰显青春活力 。

大学生创业项目“洮珠”来自温大瓯江学院,项目负责人李盼妤是大四学生,主打珍珠类饰品加工和销售。李盼妤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淡水珍珠养殖废珠率很高,而有瑕疵的废珍只能用于磨珍珠粉然后廉价处理。针对这个行业痛点,李盼妤和她的团队研发珠宝雕刻技术,对有瑕疵的废珠表面进行雕刻,使瑕疵和雕刻的纹路浑然一体,不仅看不出瑕疵反而是美的享受。

2019年,李盼妤的项目连续获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六届温州市创业大赛银奖,还获得了150万元天使投资。成立公司后,产值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的产值达到了185.6万元。

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由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徐伟凑创立。该企业是一家现代化综合农业开发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而由创业青年戴文学创立的温州超神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电竞产业为主线,以创客空间、孵化器为载体,业务涵盖游戏研发、电竞主播、电子商务、文创经济等多方面,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产业赋能升级 突出跨界融合

一台冰箱大小的机器,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从稻谷到大米的全过程,五坤谷研发智能现碾鲜米机引来众多市民驻足体验。创业青年董志超表示,现碾鲜米将是中国食用米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看到这个商机,董志超和他的团队“现碾鲜米机”项目与“互联网+”融合,聚焦稻米健康安全领域,主打便捷易行的稻谷现场脱壳制米、代工、销售等一体式无人新零售智能现碾米机,打造健康食品新零售模式。

同时,对传统产业项目进行赋能升级的还有文创项目“夹缬 ”,该项目基于“致意传统,创意再生”的理念,从非遗“夹缬”中提取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图案、材料、应用进行改良创新,注入现代时尚元素,成果应用到茶道文化、生活服饰等诸多领域。

具备核心技术 突显成长性

一批符合温州产业导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型的青创项目集中展出,成为创博会的亮点。

黑科技——“裸眼3D广告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该项目的负责人是返温创业青年肖金濠。作为温州人,肖金濠十分关注温州市场,在前期市场调查中,他发现3D广告机在温州市场是一片空白,带着技术和梦想,他返温创业,并成立温州九臻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优化、制作裸眼3D广告机内容,逐步向市场大力推广。

同样具备核心技术,又具有成长性特征的创业项目还有第六届温州青创赛中金奖项目“跑步鸡”,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他们为每只土鸡佩戴智能脚环,采集养殖数据以及环境数据,建立科技养殖的模式;由清华团队返温创立的瓯锟科技,打造国际一流的金属层状复合新材料产业化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海洋、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如来自上海的“新型蛋白”项目,研发了特异性克服骨质疏松的新型RANKL重组蛋白,利用非编码序列重组、核酸编码等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地预防和克服骨质疏松,目前正着手筹备在温落地发展。

http://www.wzrb.com.cn/article979403show.html

wzsb2019111707.pdf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   电话:0577-86680517   86680511   传真:0577-86680517

版权所有 © 温州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浙ICP备05014618号-4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